西部民族地区高校药用植物园建设实践研究

摘要:药用植物园是校园的一部分,园区建设过程中始终以校园整体作为参考点,充分发挥植物园的生态学和美学功能,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在校园美化与教学和科研的实际需要之间找到契合点,实现“植物园与校园和谐共长”的建设目标。在药用植物园的园区设置、植物物种规划及其建设、功能区建设中很好地体现了文化性和科教性,更好地服务学校教学科研工作。

关键词:药用植物园;建设;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1-0144-02

植物园是一个涉及多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体,是活植物的收集区,并对植物进行记录管理,使之可用于科学研究、植物资源保护、植物展示和教育的机构[1]。我国有药用植物一万多种,相当一部分除药用外,还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对于许多高校来说,设置并建设好药用植物园,可以很好地融药用植物收集、展示、研究、观赏为一体,也可以集教学、科研、科普教育于一体,在高校校园建设与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来说,如何结合地域特点,打造既有地域特色,更具有良好的生态学和美学功能,能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的校园药用植物园,是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

一、药用植物园建设理念和目标

目前许多高校特别是一些农林、生物、医药类高校几乎都有一定面积的植物园,以专业教学和植物科学研究为主要功能,但或多或少存在着规划理念与内涵模糊、建设理念和目标定位不清晰等问题。2007年,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提出了全球植物园管理及公众教育、可持续地利用植物多样性——植物园研发的模式及协作等专题[2],因此,校园药用植物园的建设过程,应该充分考虑其建设理念和目标,既要充分考虑教学和科研的实际需要,也要站在“环境育人”高度思考,让“植物园与校园和谐共长”,而不是最后变成校园荒芜的一角。植物园既可以承担相关药用植物品种收集、植物教学、植物生物技术科技示范和科学普及的功能,也能够实现美化校园环境、营造校园文化功能。空间上实现了校园和植物园的重叠,在功能上相互渗透,还使管理、技术人员一体化,让校园绿化管理人员也从事植物园建设,既节约了人力,又能确保植物园的地位和经费。在植物园的具体建设过程中,需要清晰地表达其文化艺术性和科教实用性。所谓文化艺术性就是要求体现校园文化,促进育人氛围和营造校园环境有机交融。通过对植物种类、色彩、造型和布局的艺术处理,构建一个错落有致、合理搭配、富有韵律的景观世界。科教实用性是指一方面便于师生进行实习实训和科学研究,另一方面也具有相应的教育意义,是学生理解艰苦办学、努力奋斗的重要场所。

二、药用植物园建设过程与内容

1.园区设置、植物物种规划及其建设。根据高校药用植物园规划的理念与目标,既按照不同植物分类系统进行分类,体现植物进化关系,也按照功能划区,突出相应的教学科研功能,同时也要讲究园林的美学功能,做到错落有致、既反映一种整体美观,也充分考虑植物园本身的特点和特色。每个功能区分别种植有起示范作用的药用植物品种,体现出“生态种植、示教结合、和谐美观”为特色的植物园基本框架。同时,为能更好地满足教学、科研和科普教育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需要,需要尽量增加植物种类。

2.功能区建设 。功能区的建设水平从总体上反应了一个植物园的建设水准。一般而言,可以划分为特色药用植物保护区、生产实验区、生物技术培育区和引种栽培区四大功能区。特色药用植物区是植物园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校园植物园的特色和亮点。主要展示广西珍稀、独特的药用植物品种,通过对特色药用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引种栽培,并进行种质资源收集、迁地保存、繁育、驯化和利用,变野生为栽培,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生产实验区是进行实习实训教学的主要场所。在这里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栽培研究,观察药用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药用植物嫁接、摘采、施肥、撒药、除虫等试验和操作。重点突出其实习实训的教学实验功能。生物技术培育区是利用生物技术育苗的主要场所,应建有防虫大棚,用来作为组织培养试管苗的练苗场所,同时也是生物技术育苗的主要教学研究场所。引种栽培区用于种植保存从别的地方获得的珍稀苗木。既进行引种研究,也是种质收集保存区域,需要做重点保护,防止误栽误采。所有分区在空间上都做到整体规划,同时结合园区的地势与周边环境,并做好空间预留,以便未来进一步发展。

3.药用植物园的内涵建设。①管理建设。管理建设的好坏决定药用植物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首先需要建章立制,做好植物园的管理规定,对园区教学使用、科研使用、日常维护和管理等方面制定具有可执行性好的规定。照章运行,并取得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其次需要建立责任人制度,做到园区的各项事务均有人负责。②内涵建设。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获取照片图像和视频的技术越来越便捷。为了扩大植物园在校内的知名度与影响,利用活植物、植物标本、植物制品、文字、图片、声像和网络等手段,向大学生宣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科学思想,以提高大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3],可以将园区里面的各种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过程甚至科研过程拍成图片或者视频上传到校园网络里,让更多的同学了解、认识甚至喜欢药用植物园,从而扩大植物园的影响。植物园的美学功能建设也是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既体现在建园之初的美化设计,也体现在后续的使用过程管理的点滴,包括初夏秋冬不同季节园区美景的记录与展出、园区生态的和谐与完整、同学们在园区里的学习与休闲等等,都是其美学功能的组成部分。

三、药用植物园的教学科研功能完善与统一

1.完善其教学功能。植物园是以调查、收集和栽培多样化的植物,服务科学研究和公众教育等为主要功能的[4]。大学植物园的使用建设离不开教学使用。首先,将药用植物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部分内容发在植物园里进行,研究表明,植物园的教学主要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5],相当于将课堂移到了植物园里进行,并借助多元化的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对新知识的思考与反思。这样一来,相关专业大学生就能认识和了解并有效使用植物园,并可以将部分管理权限按年级或者班级交给学生。其次,学生也能更好地在园区里开展相关观察、实验或小科研,在“做中学”,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既有效的利用了园区,使得教学相长,同时,也在使用园区的同时更好管理园区。

2.完善其科研平台功能,以科研促进植物园建设。大学药用植物园既是一个植物学教学的平台,同时也是一个收集、研究药用植物的科学研究平台,为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者提供科研条件。因此,强化其科研平台的作用也有助于植物园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加强生物类实验室与植物园的联系,为实验室预留出相应的实验地方,从而为植物园科研教学项目的设置与教学实践提出参考意见,并将优秀的科研或教学项目更多的推广到植物园,以科研促进植物园的建设。

3.加强植物园之间联系。加强植物园之间联系交流可以共享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通过交流,可以学习植物园建设的先进理念和管理方法,同时,也可以相互交换种质,丰富植物园的品种,实现资源、技术、人才共享,提高植物园的整体作用。

四、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药用植物园建设实践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药用植物园建立于2005年,是学校化学化工系重要的生物技术实训基地。伴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建设植物园的步伐也大大加速,现在药用植物园品种繁多、错落有致,尽显郁郁葱葱,充满了生机与和谐。药用植物园是校园的一部分,以校园整体作为参考点,充分发挥植物园的生态学和美学功能,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充分利用和发挥学科优势,保护和研究更多的珍稀药用植物,增加植物种类、解决罕见植物的引种等问题。在短短8年时间里,药用植物园收集500多种药用植物,并加强了各功能区的细化建设,同时加强与桂林各高校植物园的交流与合作,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交换品种、互通有无;加强对珍稀特色药用植物的引种栽培和保护等多方面研究,挖掘自己的优势和特色,逐渐成为桂林师专美丽校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教学方面,药用植物园是药用植物学、生药学等课程的主要教学园地。同学们在这里了解和掌握了药用植物基本知识,对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分类、药效药性有了更好的直观理解。在科研方面,教师利用园区进行药用植物园开展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园区还开展校友对植物园树木进行认养、认捐和认建项目,既能充分利用校友和社会资源,有效建设植物园,也丰富了植物种类。另外持桂林师专药用植物园在建设过程中,也与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师大生命科学院、桂林医学院药学院等兄弟单位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有效促进了植物园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蔡邦平.植物园的发展及其社会意义[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3):169-72.

[2]粱琼,黄宏文.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植物园的作用[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7,22(3):255-258.

[3]陈进,李大光,廖景平.透过三个植物园探索中国植物园科普发展历程[J].科普研究,2009,22(4):81-83.

[4]顾姻.盛宁.植物园与国家发展[J].植物杂志,1994,(1):9-10.

[5]SandersD. Botanic Gardens:“Walled,Stranded Arks”or Environments for Learning?[D].Brighton:University of Sussex,2004.

推荐访问:植物园 民族地区 实践 西部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