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以其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紧张、惊险、曲折的情节吸引人,更以科学的知识丰富人。但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还不能完全正确分辨哪些书该读,哪些书不该读,家长和教师应伸出手帮助他们,特别是老师。
一、课外阅读必须要有层次性
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来确定课外阅读书目。如针对高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该班学习语文的能力与水平,我选择了“新课标”要求背诵的《古诗必背七十首》推荐给他们,并指导学生根据诗后的注释和自己的实践生活,比较准确地理解诗意,从而较轻松地背诵这些古代诗歌精品。这既是精神上的一种享受,又是知识上有趣的研读。
二、课外阅读必须要有教育性
所选读物必须对儿童的思想、情感、意志、兴趣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现在社会上的图书五花八门,特别是一些不法书摊上的书,其内容毫无价值可言。有些书甚至是对孩子有害的,所以家长和老师必须帮助孩子进行选择。我在班上进行了摸底调查,发现孩子们手上的书是五花八门,有各类作文书、《十万个为什么》《古希腊神话》、儿童版的《西游记》《三国演义》《哈利·波特》等,这些书都不失为一些好书。我还发现有不少孩子虽读四年级了,可还迷恋奥特曼系列丛书,于是我对他们提出了少看或不看的要求,因为这类书纯属消遣性质,对孩子的成长并无大益,而对于阅读《十万个为什么》《古希腊神话》儿童版《西游记》这类书籍的同学,我给予了充分的鼓勵,鼓励他们继续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以便提高自身语文能力和素养。
三、选好书必须注意广泛性
博采众花,才能酿出好蜜,一个人只读一方面的书是远远不够的。可是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家庭条件有限,没有电脑、网络,家长也不可能为孩子买齐各方面有益的书,于是我把班上学生各自拥有的各类书籍都收集在一起,进行筛选、分类,我自己也补充了一些,建立了一个班级小书库。别看这书库中只有四十几本图书,可是书籍种类齐全,有诗歌、寓言、童话、各类作文书、《历史故事》《名人故事》《十万个为什么》、四大名著……看着孩子们在我们共建的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我倍感欣慰。每到阅览课时,孩子们在图书馆里尽情地阅读,下课了都舍不得离开,这时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孩子们读到更多的好书。
孩子们读的书有着落了,可如何阅读课外读物又成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在多年的摸索中,我总结出了以下两种方法,与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1.教师范读,欣赏倾听。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为了使孩子们“自觉自愿地想去阅读”,提出了一个十分高明的方法——自己读给孩子听。在新课改中,我积极采纳了这种做法,先后选取了《名人故事》《历史故事》,用不同的方式读给学生听,有时读了一半我会突然停下,然后让孩子们自己到图书室去寻找故事的结局,就这样,为了一个故事的结局吸引孩子们去读更多的故事,让孩子们充分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
2.交流讨论,树立榜样。阅读能力要想得到不断提高,就必须让学生在阅读中多动脑子,尽量让孩子们在读中去发现问题,寻找答案。我认为比较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多讨论。我们班的王昊琦是一个特爱读课外书,课外知识也特别丰富的孩子,甚至能讲一些老师可能都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并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对此我多次表扬他并号召其他学生向他学习。孩子们都希望自己也能得到老师欣赏的目光,课下,我经常看到孩子们围着王昊琦,把自己读的书拿去和他一起讨论,共同欣赏,在王昊琦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孩子投入其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看着孩子们因读书而收获的喜悦,我倍感欣慰,语文老师的责任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课堂教授的知识是有限的;一个成功的语文老师,应该懂得如何把学生的目光从课堂引向课外,让他们自主收获更多的知识,感受语言文字的奇妙。我想这也正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