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业精神建设

【摘 要】昆山市急救中心是县级市的院前急救机构,注重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的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教育引导、传承创新以及载体建设,培育与弘扬当代院前急救人员的职业精神, 充分彰显了急救人员爱岗敬业的风貌,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创建了“生命之星”急救快捷化服务品牌。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业精神;建设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189-02

党的十八大提出,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院前急救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综合服务能力的重要标志[1]。院前急救职业精神是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和急救人员的软实力,培育与弘扬院前急救职业精神,是人文精神和院前急救事业公益性回归的需要。现将昆山市急救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业精神建设的探索小结如下,供大家探讨。

1 做法

1.1注重教育引导,培育与弘扬职业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兴国之魂,也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之魂、院前急救职业精神培育之魂。在培育与弘扬院前急救职业精神中,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急救人员思想动态分析,强化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正面引导,在尊重差异中扩大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共识。我们结合行业、职业、岗位、角色的特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要求做出具体阐释,让全体急救人员既了解核心价值观的宏旨要义,也明确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切近门径;既具有抚慰生命的善意和拯救生命的诚意等医德品格,又有饱含医德的院前急救实践、渗透人道的院前急救服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急救人员的意识,外化为急救人员的行为规范,产生凝聚力,焕发战斗力,抵御“精神懈怠”、“职业倦怠”。

1.2注重传承与创新,凝聚共识传播正能量。原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曾总结凝炼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一是中国传统医学“大医精诚”文化和道德内涵;二是西方医学“尊重生命”的人文思想和道德理念;三是伴随我国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形成的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这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宗教哲学在人生观、认识观、社会观、死亡观、宗教观以及科学观等方面的精华,突出了传统美德、心理健康、人文修养以及科技与人文的融合,体现了培育与弘扬卫生职业精神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在的、更是未来的。我们广泛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通过组织“乐仁昆山道德讲堂”,深化志愿服务活动,推进文明单位创建,加强急救文化建设等创新实践活动,培育与弘扬前急救职业精神,形成“恪守宗旨,救死扶伤;敬畏生命,尊重科学;崇德尚艺,精益求精;团结协作,勇于担当”的职业道德风尚。

1.3注重载体建设,提升服务打造品牌。培育与弘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要内容的院前急救职业精神,离不开持续的灌输,更需要各种载体活动的教育。我们创新党建载体,开展党员任务制、党员建言制、争创“五型”党支部,以及“向先进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的“三学”和“创先争优、服务提质、品牌升级”等主题教育活动;倡导志愿公益活动,组建“党员志愿急救服务队”和“中青年急救讲师队”,开展“献血捐髓、扶贫帮困、捐资助学”等活动。2013年,结合十八大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即重温一次急救标志含义,征集一句院前急救精神,创作一首急救之歌,点评一段工作视频,体验一次急救服务。从而确立了“急在分秒之间,救在生死边缘”的服务宗旨,“急速、诚信、进取、卓越”的急救精神,“生命之星”急救快捷化服务品牌,进一步明确了院前急救职业精神的价值取向、价值标准、基本特点和主要内容,进一步坚定了全体急救人员的理想信念,增强了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

2 成效

2.1以爱岗敬业展示职业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高度概括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2]。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需要敬业精神,而我们院前急救的“敬业”则更具有特殊意义。因为,我们的“业”,是抢救生命、救死扶伤的事业,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事业。通过学习吴孟超院士事迹和本系统15名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先进事迹,有效地激发了急救人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益求精、服务社会的院前职业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高尚情怀。面对日常繁重的岗位工作,我们急救人员尽职尽责;面对正在或将要危及生命的危重病者,我们急救人员争分夺秒冲向一线,站在患者身边,随时随地勇敢承担抢救、使之迅速脱离危险或延长生命之责。中心自2007年成立以来,每年出车数及救治人数都以12%幅度上升,同时确保一分钟出车率达100%,现场急救处置率保持在95%以上,未发生一起医疗类投诉。随着昆山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知名度的提高,作为城市应急体系的组成部分,各项重要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也迅速增加。2013年完成各类保障107起,其中万人以上保障任务32起,共出动243车次;还参加了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演练、市食物中毒应急演练等各种应急演练30余起。

2.2以文化建设彰显精神风貌。通过实施“卫生文化优化工程”,在全面落实理念文化、品牌文化、廉洁文化“三大”行动中,各科室结合自身特点,积极争创先锋岗,车管科争创“急救先锋车”,急救科争创质量好、服务好、态度好的“三好”先锋岗,调度科争创优质窗口、优质服务、优质标兵的“三优”巾帼岗,行政科争创访科室干实事、访基层知民意、访服务对象提服务的“三访”服务岗,营造“人人争先锋,个个创佳绩”的良好氛围。近二年,中心代表江苏省队在全国急救技能大赛获得优胜奖,代表昆山市队在苏州市“医卫青年岗位大练兵”和苏州市“首届急救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中心的省级课题《关于县(市)级院前急救三级网络体现建设的研究》已顺利结题并获得好评。2013年中心发表论文8篇,其中中文核心1篇,科技核心4篇,展示了昆山120的技术水平与精神风貌。

2.3以心理关怀构建和谐关系。需要院前急救的患者由于病发突然,患者和家属对患者发病缺乏思想准备,对病情的关心导致患者和家属常表现为焦急和恐惧[3]。在院前急救中,及时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分析,了解患者和家属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理关怀,可以降低甚至消除患者和家属的不良情绪,积极地配合抢救和转运,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提高对急救人员的满意度。目前,中心一线医护人员中,35岁以下青年人占了51.72%,并且大多是独生子女,为此,我们中心首先给急救人员减压。中心领导深入科室,与一线职工多沟通,缓解思想压力;改善工作环境,建立良好心态;定期培训,提高心理关怀能力。中心持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证5人、持有卫生部健康管理师证1人。第二,加强对患者和家属心理关怀。针对病人及家属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使他们缓和紧张的情绪,消除思想顾虑,能够在短时间内积极配合救治,以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通过接诊医院医护人员、服务对象、健康宣教对象、第一目击者等人群的综合回访,近两年电话回访和上门回访的满意率均达99%以上,2013年在市卫生局组织的社会满意度第三方测评中取得了全市第二的好成绩。

2.4以“生命之星”打造服务品牌。“生命之星”是我们急救中心以“您的生命,我守护”为理念服务品牌,推出了“全规范化要求、半军事化管理、24小时值班、全天候出动”服务模式,各班组积极开展“五心”特色服务:医疗组——“精心救治,您放心”,护理组——“细心呵护,您舒心”,驾驶组——“专心驾驶,您安心”,担架组——“小心搬运,您定心”,调度组——“科学调度,您称心”,切实打造快捷化的院前急救。同时,根据昆山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完善院前急救三级网络体系建设,普及急救技能,传播健康理念。积极开展“急救知识进社区、健康关爱你我他”活动,开展“五进五授”活动(进家庭、进社区、进厂矿、进机关、进学校;授急救知识、急救技能、应急救治方法、疾病预防知识、心理保健知识),不断提高居民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2013年开展急救知识普及宣教190场次,受益8500多人次、发放急救知识、健康资料8500多份,深受百姓的欢迎和肯定。

今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我们一定继续加强宣传教育,坚持有效措施,创新载体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努力培育与弘扬院前急救职业精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我们的立身之本,人人学习,人人践行。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信息产业部.关于加强院前急救网络建设及“120”特服号码管理的通知(卫医发[2004]156号),2004年5月17日.

[2] 吴潜涛. 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N]. 人民日报,2013年5月22日(7).

作者简介:

陈丽卿,江苏省昆山市急救中心党支部书记,女,49岁,高级政工师。

沈 寅,江苏省昆山市急救中心急救科主任,主治医师。

推荐访问:引领 精神 核心价值观 职业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