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3+X”高考改革的若干反思与前瞻

摘要:高考是我国为了选拔优秀人才而组织设立的一项全国性的选拔考试,高考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始终反映着国家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本文对2004年甘肃省“3+X”高考进行全面、详实地调查与研究,以期为我省高考招生录取工作及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考改革;反思;前瞻;个案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高考是我国为选拔优秀人才而设立的一项全国性选拔考试。自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招生制度以来,关于高考命题方式与高考科目设置就一直处于不断改革之中。而高考科目设置以及所考科目的权重,则是高考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

从2002年开始,我国全面实行“3+x”高考科目设置方案,其中“3”指语文、数学、外语并为每名考生必考科目,外语是笔试与听力相结合;“x”是指高校根据本校的层次、特点和要求,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个科目中或综合科目中自行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考生根据自己所报的高校志愿,参加高校(专业)所确定科目的考试。2004年全国高考统一阅卷结束后,根据采用全国卷Ⅳ的西部五省区(甘肃、宁夏、贵州、青海、新疆)公布的高考成绩与最低控制分数线显示,甘肃省的高考录取分数线远远超过了宁夏、青海、新疆、贵州四省区,成为五省区之首,文、理科重点分数线位居西南、西北地区之冠,跃居全国第八、九位。据甘肃省招生办公室有关人士解释说,2004年甘肃省高考录取分数线创历史最高,实质上与浙江等沿海教育发达地区高考录取分数线靠近。

为实事求是地分析甘肃省2004年高考录取分数线确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认真探讨高考录取分数线较高所产生的各种利弊因素。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法、访问法、个案法、文献分析法等方法对2004年甘肃省“3+X”高考进行全面地调查与研究,以期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高考录取分数线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依据,为我省今后大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方面提供发展对策与建议。

二、2004年甘肃省“3+X”高考研究的内容与结果

根据该项课题的研究目的与任务,课题组对所收集的一些事实和调查访谈资料以及我省各大新闻媒体对于2004年高考的系列报道资料进行了文献处理,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2004年我省高考进行了全面详实地分析与论证。

(一)2004年我省高考的主要特点分析

1.录取分数线大幅提高,高考水平接近教育发达地区。

随着我省高中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家庭对于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日趋强烈,加上2004年全国普通高考试题难度有所降低,2004年我省普通高考录取分数线创历史最高,与浙江等教育发达地区录取分数线靠近。

采用全国卷Ⅳ的西部五省区本科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列表

2、全省平均升学率超过50%(50.7%)

2004年全省参加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考生共计162599人,比去年增加26459人,增长率为19%。从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与考生报名情况看,全省平均升学率可达50.7%。考生升学比例为1.97:1(2003年为1.9:1)。

3、高分考生人数也创历年最高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我省高考成绩中高分考生远远高于往年。理工类最高分为711分,其中:600分以上考生为3549人(2001年为458人,2002年为524人,2003年为41人);文史类最高分为683分,其中:600分以上838人(2001年为6人,2002年为13人,2003年为15人)。

(二) 近三年来我省参加高考情况分析

1.近三年来我省参加高考的考生人数

通过数字对比发现,近三年来我省参加高考人数、招生计划人数逐年都在递增,而且增长幅度都比较大,参加高考人数与计划录取人数基本达到2:1。

2.近三年来我省高考录取率情况

通过比较发现,近三年来,我省高考录取人数与参加考试人数同步递增,高考录取率基本保持在51%左右,考生平均升学比例也保持在1:1.9左右,这意味着在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当中,约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三)、我省高考录取分数线确定的合理性及其比较

1.纵向比较——近几年甘肃高考录取分数线

通过对近四年来我省文、理科高考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进行对比分析,课题组发现:2004年我省文理科高考录取分数线比2001年、2002年的文理科高考录取分数线平均要高出60分;与2003年相比,文科高考录取分数线要高出近80分,理科高考录取分数线要高出近100分。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伴随着我省高中阶段学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在逐步提升。

2.横向比较——2004年西部十省区高考录取分数线一览表(本科)

通过对2004年西部十个省、市(区)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分析发现,2004年我省文理科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已居西部十省、市(区)之首,排在西部教育大省之列。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我省“双基”工作卓有成效,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逐渐增大,高中阶段教育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已经逐步走向普及阶段。

(四)造成我省高考录取分数线较高的原因分析

1.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较高,报考人数增多

课题组通过对近三年全国与我省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现状对比分析发现:近三年来,我省高中阶段教育在速度和规模等方面发展都很快,高中阶段招生人数以每年近三万人增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平均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在逐年增长的同时与全国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这说明我省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在逐渐提高,高中阶段学龄人口数量也随之增多,因而导致报考人数增多。

2.高中阶段教育质量明显提高

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与要求,课题组先后设置了三组调查问卷,并与有关人员进行了数次深度访谈。课题组发现在被抽取调查的学生当中,他们的平时成绩与当年参加高考的成绩比较接近,总体差距不超过50分。而且近几年来,我省高中阶段任课教师的合格率也逐步上升(2004我省高中教师合格率达到61.46%,比上年增长3.97个百分点),教师的业务素质及专业发展水平也同期相应提高。

3.高校扩招为我省近几年普通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带来机遇

自1999年开始,全国高校持续扩大招生规模以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需要。根据近三年来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数及增长率来看,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以每年近60万人次递增,年平均增长率为18.59%;与此同期,我省普通高校招生以每年6000人次递增,年平均增长率为13.71%。

4.其他原因

造成今年我省高考录取分数线较高的原因除了上述几个原因之外,考生的临场发挥水平,目前我省中学阶段所实施的研究性学习和新课程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考试能力和试题难度相对降低等因素也是造成今年高考录取分数线较高的原因。

(五)我省高考录取分数线较高的利弊分析

有关专家分析后认为,在评价高校招生计划实施方面,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变动客观上反映了高校招生计划的变动情况。高考录取分数线的逐年增长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各省高校招生计划在逐年递增,呈上升趋势。

1.有利因素分析

在教育资源较为稀缺,经济欠发达的西部省份——甘肃省,“3+X”高考考试科目改革顺应了甘肃经济、社会与科技、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首先,“3+X”高考改革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和中学教育阶段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实现考试价值取向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的原则。

其次,“3+X”高考改革有利于高校对优秀人才的选拔和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同时为规模办学,发展不同层次、不同规格高等教育办学格局提供了可能。

第三,高考录取分数线的逐年增高有利于逐渐甘肃教育缩小与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的差距,提升甘肃教育在全国教育发展格局中的排位与声誉。

第四,高考分数线是判断高考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依据,高考改革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甘肃的顺利实施,为进一步促进甘肃教育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2.存在弊端分析

高考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高考录取分数线如果确定过高会产生许多不利因素。

首先,高考录取分数线偏高会造成高考虚假繁荣现象,导致高分考生频繁落榜或者高分低能现象出现,同时也会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和中学教育资源的积压,出现高等院校新生报到率较低和高中阶段反复复读现象。

其次,高考录取分数线偏高对于高中教育阶段教育、教学产生负面影响,致使该教育阶段学习困难学生学业失败,不利于高中阶段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也有悖于高考招生录取的原则,不利于高等教育目标实现。

第三,高考录取分数线偏高会造成以分数为本位的“应试教育”思想与“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发生并占据中学教育、教学的主要环节,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则居于次要位置。

第四,高考录取分数线偏高会造成我省城乡之间和区域性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窘境局面,穷困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处于不公平、不公正的高考竞争格局。

三、我国今后高考招生与考试改革的实践和反思

就当前高考制度本身而言,“3+X”高考科目设置方案,是对以往固定设置高考科目做法的一种冲击,是向开放式、创新型设置考试科目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因而,“3+X”是高校恢复招生考试以来最大的一次高考改革,它实现了高考内容由“知识本意”向“能力本意”转变的实质,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考察,也符合知识经济与文明社会发展对于高考改革的现实诉求。这是因为:

1.从知识与能力的辨证关系看,知识本位教育观倾向于知识传授与灌输,况且倡导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是高考改革一个崭新的理念。

2.从主体选择的自主权角度看,“3+X”高考方案成为“使高等学校真正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在高校招生工作上的具体体现。

3.从学科知识分类的角度看,“3+X”高考打破了原来高考体制中文理分科的界限,学校对各专业所选科目将会更加合理、科学。

4.从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看,作为高考改革的一次重要的尝试,“3+X”高考各科目都进行了一些改革试验,注意引导考生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适当增加应用性和能力型试题。

从高考招生与考试改革的社会环境来看,高考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一个社会问题。高考改革涉及到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和利益。对于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今后的高考招生与考试改革而言,无论是制度上还是形式上的改革都应该是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因此,我们认为:

1.在中学教育当中:

(1)中学教育阶段的常规教学与管理工作中,应当尽快与“3+X”考试模式挂钩,在课程设置上,要能体现文科与理科相互渗透的综合性原则。

(2)高中阶段的教学要扎扎实实地全面贯彻和落实好既定的教育方针,严格按照基础教育的要求和新一轮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方案,组织好教学活动。

(3)综合模式的考试对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在中学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时要把“通才”教师的专业发展当作一项全局性、长期性的战略任务来抓。

(4)在高中教育阶段,应当注重学生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的统一,在高中阶段教学当中应重点加强综合教研组(政史地、理化生)的建设。

2.在高考录取当中:

(1)改革现行的考生填报志愿办法,采取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高考志愿填报办法,保障绝大多数参加划线考生都能按志愿被录取。

(2)根据各省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实施自主命题。通过自主录取以节约教育成本,降低考试风险,逐渐、逐步实现高等院校招生自主。

(3)尝试改革高考录取办法,引入平时成绩参考机制和综合评价体系。

(4)尝试实施分类独立考试制度,保证考试目标与录取目标的一致性。

3.在发展高等教育方面:

(1)加快普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尤其是本科院校办学规模。

(2)扩大高等院校招生自主权力,尤其是本科院校招生权力。

(3)大力发展高职高专教育,多种形式发展民办高等教育。

(4)加大对省外招生的名额分配,鼓励省外本科院校增加在甘招生计划。

事实上,无论如何改革,一种高考制度一旦出台就会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起到导向作用,并最终会变为某种意义上的“指挥棒”。“指挥棒”并不可怕,关键是这种“指挥棒”是否符合“以人为本,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规律,能否正确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四、结束语

“3+X”高考科目设置方案,是对以往固定设置高考科目做法的一种冲击,是向开放式、创新型设置考试科目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因而,“3+X”是高校恢复招生考试以来最大的一次高考改革,它实现了高考内容由“知识本意”向“能力本意”转变的实质,也符合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于高考改革的现实诉求。

就甘肃省而言,“3+X”高考科目设置及其改革适应了甘肃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与持续进步对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同时,在教育资源较为稀缺,经济欠发达的甘肃省,“3+X”高考既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又有利于中学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还有利于高校对人才的选拔和扩大办学自主权,从而为规模办学,发展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高中学校提供了可能。

总之,在现有的社会评价条件下,在现有的教育发展基础上,我们还必须客观、公正、科学、合理地看待“3+X”高考制度。这是因为“高考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高考本身一定要体现公平性,所以对高考的安全性、公平性给予高度重视。第二,高考是一个指挥棒,我们要不断改进基础教育,加强素质教育。实践证明,高考是一个很好的制度,我们还要继续加强这个制度。”(周济,2004)“事实上,统一考试是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中国是一个考试大国,统一考试在中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东亚地区国家受儒文化影响比较深,多有采用统考制度,而目前不少西方国家,甚至连美国这样一个极力标榜个性化发展的国家,许多大学也采用统一考试成绩,如SAT、ACT考试等,只是采用的比重不同而已。在日本、韩国、瑞典等国家都有统考制度,俄罗斯以前没有统考,现在也开始有了统一高考。”因而,“高考是适应中国国情的考试制度”(刘海峰,2005)。所以,我们认为,对于经济和教育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的西北地区而言,如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审视高考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指引下为高考创造良好、和谐的社会环境,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社会条件下全面体现党的执政能力和教育民主与公平的主旨所在。

参考文献:

[1]《中国考试》高考专刊(2005),2005年3月,北京.

[2]刘海峰.高考改革中的全局观.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

[3]李膺.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完善深化高考制度改革.人大研究,2003年第5期.

注:本研究是王嘉毅教授主持的甘肃省教育厅2004年委托科研课题(课题编号:GSJY04-G008)“2004年甘肃省‘3+X’高考研究”所形成的主要成果,发表时略有删减。

推荐访问:高考 前瞻 反思 我国现行 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