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设立研究性课群旨在发挥课群独有的整体性作用,为历史学专业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探索一条新路。研究性课群的设立要依托学科优势,突出专精,课群内部要注意基础知识与专业拓展的结合、专业理论与研究需求的结合,有效实现学生的学、思、研、行的联动。研究性课群的实施要注意课群的整体配合和研究性课程的质量,注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参与以及学生课下的研究性训练与实践,提升研究性课群的张力。
关键词:历史学;研究性课群;研究型人才培养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深入拓展阶段。改革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的根基在于人才。培养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不但是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怎样才能实现这个宏伟的培养目标呢?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专业会有不同的符合自身特点和发展要求的具体设想。根据华中师范大学自身的教育特色和发展定位,以及历史学专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与特色,我们认为,采用设立研究性课群的方式来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研究型人才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一、研究性课群的目的
目前而言,大学专业课程的设置通常包括知识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两大类。研究性课程与知识性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不同的。如果说知识性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那么,研究性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培育、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所谓研究性课群,是指根据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将研究性课程按照特定的方向与特色以“群”的形式进行模块化设置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研究兴趣,深化教学内涵,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对于研究性课程,我们有明确而严格的界定:必须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性思维与能力为目标;能够反映本专业领域的研究特点,承载本学科专业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教学内容要包含丰富有效的学术研究信息,能反映本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前沿动态;主讲教师必须具备明确的研究方向、较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主要采用研讨型教学模式。研究性课群既立足于研究性课程,又不同于研究性课程。研究性课程是研究性课群的基础,但研究性课群超越了具体的课程,是一种具有“群”特色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更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注重不同方向课程的配置与整合,注重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的结合,注重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它可以满足学生对于不同发展方向的培养需求,也可以达到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教育目标。
我们之所以提出研究性课群这一课题,一方面是基于开设研究性课程的实践,另一方面则是基于对已有实践的总结与认识。此前,我们已在各专业方向尝试性地开设了20余门研究性课程,既锻炼了师资队伍,积累了经验,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肯定。这种有益的尝试与实践坚定了我们坚持推进研究型教学的决心。但是,在总结教学经验和考察课程的设置情况时,我们也发现了其中的一些问题,主要是相关教师在开设研究性课程时不能自觉根据“研究性课程”的内涵规范和设计相关的教学,往往照顾到局部而不能兼顾整体。也就是说,还只是把研究性课程视为一种教学方法的变革,而没有把研究性课程的设置作为一种全局性的、整体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待。这个问题虽然在探索阶段在所难免,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局限。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克服局限,我们才提出了研究性课群这一方案。作为历史学专业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从人才培养的全局着眼,要求不同课群之间的互相配合与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一个超越局部的整体。这个方案,可以有效地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课群所独有的整体性作用,为历史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探索一条新路。
目前,我院历史学本科专业已经获批“研教双优型”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这为研究性课群的探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历史学“研教双优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目标是: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优专业、强技能”为基本要素的、复合型、应用性“研教双优型”多层次的历史学拔尖、创新人才。其中,“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优专业、强技能”是实验区培养学生的五大核心要素,也是历史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元素,“研教双优型”则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综合体现。研究性课群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建设、教研实习、教学运行与管理机制、教学组织形式等都围绕着这一目标进行改革和创新。
二、研究性课群的基本构成
要设计好研究性课群,首先要在课程设计上处理好博通与专精的关系。对于历史专业的本科生而言,以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为代表的通识性课程具有基础性意义,强调的是博与通,着重在于抓住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问题,培养学生认识历史的全局意识。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课程,具有了博通的基础,才能通过研究性课群进一步实现对专精的追求。为此,我们适当地压缩了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两大通史课程的分量,将学时由原来的三年压缩到一年半,教学重心也有所变化:世界古代史突出世界文明的演进,世界近现代史突出现代化历程,中国古代史突出中华文明发展及其特点,中国近现代史突出社会转型问题。这种变化使原先突出知识传授的通史课程成为打开学生宏观历史视野的平台,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为后续的研究性课群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研究性课群突出专精。目前,我们已经初步形成了四大研究性课群,即中国古代史课群、中国近现代史课群、世界史课群和历史文献学课群,每个课群都由十余门专业课程组成。它们构成了培养历史学研究性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四大研究性课群的基本构成如下:
中国古代史课群主要包括“先秦史”、“秦汉史”、“宋辽金元史”、“明清史”、“中华元典导读”、“2—5世纪中国历史”、“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古代社会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历史科学概论”、“史学论文写作”、“中国史学史”、“中国伦理学史”、“历史社会学”、“史学名家与名著”、“历史人物研究专题”、“史学与文学”、“国外汉学研究”等课程。
中国近现代史课群主要包括“中国近代经济史料学”、“中国现当代文化史”、“中国抗日战争史”、“中国近代史研究专题”、“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中国当代社会经济史”、“近代人物研究”、“近代政治发展与社会变迁”、“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研究”、“近代中国大学研究”、“中国企业文化研究”、“经济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毛泽东思想研究”、“文化大革命研究”、“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近代中国法律与社会”等课程。
世界史课群主要包括“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研究”、“希腊史”、“西方文化史”、“罗马史”、“文艺复兴史”、“中印历史文化比较研究”、“日本史”、“美国史”、“中东史”、“世界现代化进程”、“现当代南亚”、“德国史研究专题”“东南亚研究专题”、“英国史研究专题”等课程。
历史文献学课群主要包括“中国历史文选”、“古文字学”、“历史文献学”、“中国经学史”、“中国哲学思想史”、“中国文化史”、“儒家文化”、“国学研究专题”、“道家文化”、“史学名家与名著”、“数字化文献”、“出土文献概况”、“楚文化史”、“中国民俗史”、“中国地域文化”等课程。
这四大研究性课群依托我院的学科优势,突出重点,相互补充,既开阔了学生的学术视野,也丰富和深化了专业学习的内容,使学生有了更多、更有针对性的选择。
同时,在每个课群内部,我们也很注意基础知识与专业拓展的结合、专业理论与研究需求的结合。比如,中国古代史课群既有“历史科学概论”、“历史社会学”等着重训练学生理论思维的课程,也有“先秦史”、“秦汉史”、“明清史”等断代史与“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等专门史的课程来深化学生对特定历史时期的认识,帮助其确定今后的研究方向,还有“国外汉学研究”等课程来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有“史学名家与名著”、“历史人物研究专题”等课程来帮助学生进行专题式学习,有“史学论文写作”等课程来训练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通过各种课程的功能搭配,可以有效实现学生的学、思、研、行的有机结合。这种效果,正是通过研究性课群的整体配合而实现的。这也证明了设立研究性课群的必要性。
三、研究性课群的实施
我们非常注意研究性课群的整体配合与动态发展。现有的四大研究性课群既有各自的专业特色,又是一个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整体,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知识结构。在具体运作中,我们强调各大课群突出自身特色,以帮助学生确定研究方向甚至具体课题。同时,我们要求学生在主修某一课群的同时要辅选其他课群的课程,以发挥不同课群的整体功能。为适应学生学习需求的不断发展,我们建立了研究性课群的动态更新机制。我们定期对各个研究性课群的课程构成进行检查,同时征求学生对相关课程的建议与意见,对教学效果好的研究性课程予以保留与奖励,对存在问题的课程予以改进否则撤出该课群。对学生需要而又有开设条件的课程,则补充进入相应研究性课群。这种动态更新机制可以保持研究性课群的活力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我们特别注重研究性课程的质量。研究性课群是由一门门功能各异的研究性课程组成的,所以研究性课群实施的前提就是研究性课程的开设。研究性课程首先应有“研究”色彩,也就是说,不仅要求所开设的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具有“研究”特色,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内容上能够立足学术前沿,带领学生进入科研园地。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具备相当的学术积累和很强的科研能力,同时对相关领域的学术进展与前沿有准确的把握。为此,我们对研究性课群的任课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强调教学依托科研,鼓励教师根据个人的科研状况为学生开设科研前沿领域的课程,以科研促教学,为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打下厚实的基础。在课堂上,我们强调教师教学中的元典性、探究性、创新性,要求培养学生阅读元典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发现、理解、解释问题的能力,以及敢于怀疑的精神和创新精神。在课外,我们要求任课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大力组织历史问题探究小组,读书报告会等形式的兴趣小组,定期组织学术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补充。
注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与主动参与是研究性课群的实施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对于学生而言,研究性课群的选择是从二年级开始的。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其中一个课群作为主修方向,其他为辅选方向。当他们选定自己的主修课群后,我们为他们配备相关的专业导师,使他们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合理安排课程,进一步凝炼和突出研究方向,感受研究元素,同时也接受系统的科研训练,提升研究能力,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学生在研究性课群的学习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他们可以通过学习提出问题,进而参与课群的课程乃至授课内容的调整和安排。从这一意义上,他们是研究性课群的参与者。
与研究性课群的设置相配套,我们也非常重视学生课下的研究性训练与实践,以此进一步提升和发挥研究性课群的张力。我们鼓励导师和任课教师将研究性课群的教学与课下的研究性训练结合起来,锻炼学生基本的科研能力;鼓励教师将学生引入自己的科研课题,使学生对科研活动有直观的感受与理解,培养其研究意识。我们尊重学生的科研热情,鼓励学生的科研活动,除鼓励学生积极申报校级科研立项外,还建立了院级科研立项制度。学院每年资助20项学生科研课题,给予不同额度的经费支持。这些措施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为一种新的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对研究性课群的探索刚刚起步,所作的思考和实践也很有限。我们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要解决的问题更多。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思考与实践,使历史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够更好地适应学术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为国家与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历史学研究型人才。
[责任编辑: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