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在小儿感染类型判定中联合血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CPR)检验的有效性。
方法 选在我院治疗的细菌感染患儿47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治疗的病毒感染患儿46例作为参照组,全部患儿都联合血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CPR)检验,观察检验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CRP浓度与WBC计数结果异常率与参照组相比,数值明显要大,组间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即存在统计的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感染类型判定中联合血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CPR)检验,能够准确检验出患儿体中CRP浓度与WBC计数结果的异常,值得应用。
【关键词】血常规;CRP检验;小儿感染类型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5..01
在临床上,感染性的疾病主要特点是多发性与常见性,发病和支原体、病毒以及细菌等相关。目前,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准确性还有误差,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了临床治疗的工作。相关研究中指出[1],进行C反应蛋白的检验,可以对体中感染源进行有效判定,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本次研究把2016年06月~2017年06月在我院治疗的细菌感染患儿47例作为对象,探究了在感染类型判定中联合血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CPR)检验的有效性,现将本次研究进行以下的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06月~2017年06月在我院治疗的细菌感染患儿47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治疗的病毒感染患兒46例作为参照组,全部患儿都联合血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CPR)检验。在参照组中有26例患儿为男性,有20例患儿为女性;年龄最小和年龄最大的患儿分别是0.6~12岁,年龄的均值是(6±2.18)岁。在研究组中有26例患儿为男性,有21例患儿为女性;年龄最小和年龄最大的患儿分别是0.7~12岁,年龄的均值是(7±2.05)岁。两组研究对象中各项基础资料经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验的方法
全部患儿都实施血常规与C反应蛋白的检验,在患儿入院的第一天,采集患儿手指血,将40 μL全血放置到抗凝的锥形管中,以便用作白细胞的计数,同时把20 μL全血放置到装有CRP的预稀释液管中,以用作CRP的检验。进行白细胞计数时,采用五分类血球计数仪计数,使用国产蓝韵LWD6500血球计数仪,通过免疫比浊法对CRP的浓度进行检测。如果WBC超过10×109/L代表白细胞的计数异常、CRP超过10 mg/L表示CRP的异常。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观察两组患儿CRP的浓度与WBC计数的结果
研究组患儿WBC计数的结果与CRP的浓度与参照组相比,数值明显要大于参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即存在统计的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CRP浓度与WBC计数结果异常率
研究组患儿CRP检验异常的有40例(85.11%)、WBC检验的异常例数为25(53.19%),参照组患儿CRP检验异常的有1例(2.18%)、WBC检验的异常例数为0(0.00%),研究组患儿CRP与WBC异常率与参照组相比,数值明显要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的意义(P<0.05)。
3 讨 论
在临床上,细菌性感染疾病为常见疾病之一,在儿童中发病率比较高,主要表现为泌尿系统感染、肠炎、脑膜炎与肺炎等[2-3]。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相关科学的研究指出[4],细菌感染性的疾病病人血清中有特殊蛋白的成分,这种成分和肺炎链球菌的菌体荚膜C多糖会产生沉淀反应,研究人员将其称之为C反应蛋白(CRP)。CRP一般是通过肝脏来合成,在正常的情况下,血清的含量比较低,在10 mg/L以内。
本次研究中显示,研究组患儿WBC计数的结果与CRP的浓度与参照组相比,数值明显要大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研究中还指出,在组织损伤或是急性感染6小时以内,肝脏中CRP含量会迅速的增加,使得血清的浓度上升,并且半衰期同样在6小时以内,所以对于疾病比较敏感,能够作为部分感染性疾病诊断指标。
综上所述,在感染类型判定中联合血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CPR)检验,能够准确检验出患儿体中CRP浓度与WBC计数结果的异常,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 申.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在区分小儿感染类型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5,23(4):40-41.
[2]张 昆.全血CRP联合血常规在诊断儿科感染类型中的应用评价[J].陕西医学杂志,2015,17(12):1605-1606.
[3]赵海英.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在区分小儿感染类型中的临床价值[J].医药前沿,2014,21(34):241-241,242.
本文编辑: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