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学校长领导管理方式变革的探讨

【摘要】近几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和学龄儿童转移至城镇的数量同时也极具增长。面对城镇学校生源不断增长,班级规模不断扩大,中小学校中随之出现教学和管理的压力。在此背景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使得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的方式面临着新的挑战。

【关键词】城镇化 中小学校长 领导管理方式 变革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251-02

一、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学校发展现状

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当前,世界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2011年,中国城镇化人口达6.9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超过50%,国内城镇化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另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城镇化率为53.73%。

以河南省A县为例,县域面积2007平方公里,全县共有20个乡(镇),2012年末总人口84万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有231所,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为11.4万人(中小学总人数),学生入学比例占总人口13.5%,这一入学人口高比例是相当值得关注的。相比于农村教育资源,城镇学校在经费、师资、管理等办学条件上有着较大的优势。同时城镇化的推进,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许多农村家庭在城镇务工或者安家置业,学生也随家庭就近入学,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学生流向了教育资源较为优质的城镇学校。无疑,这部分学生数量的流动对城镇学校的冲击是不容忽视的。使得城镇学校班级规模持续扩大,无论于教育教学还是学校管理都是“滚烫棘手的山芋”。

时代的更迭变化,学校治理管理的要求也在随之提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目标和任务。从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扩展教育规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接受教育的基本需求,到提高教育普及水平到以质量为中心,更加关注教育科学和公平,我们的教育发展面临改革和转型的紧迫形势,同时也使得城镇化推动中的中小学学校教育规模扩大化下的管理模式其局限性初露端倪。

二、县域中小学校长管理方式变革的契机

面对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和学龄儿童转移到城镇这一现实情境,虽然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利用,但使得县域范围内城镇学校面临巨大的教学和管理压力。在2014年8月,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正式颁布实施,这一国家衡量及指导义务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准则,这其中的侧重点的转变——从过去对硬件设施的关注,逐步转向管理中科学的理念、方法,教育公平的提升,更关注教育中“真实的教育主体”,同时也预示着义务教育学校管理跨入规范标准化管理的新阶段。

一直以来,我国普通中小学的学校领导体制实行校长负责制,而作为中小学校的核心组织和管理者,校长的管理领导方式是影响学校教育的关键因素。 相关学者对这一角色的定义表述为,校长作为管理者,更应强调其适应性变革、强调在所要完成的任务上达成共识。面对情景和时代的变化,校长的职责和作用面临着政治、文化、环境和管理的挑战和拷问。其职责不仅仅局限于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行、协调团队组织,创造合乎教育规律的有序、效率、公平的制度环境,更是应兼具确立学校的价值定位,增进学校长远发展的能力。

在城镇中小学中,入学学生数量的极具增加,其呈现的问题表现在:一从教育教学方面来看,原本在小规模班级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易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但扩大后的形成的“大班”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管理难度,也难以适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小班化教学”的需要;二是从教职工的管理方面来看,县域中学校教师的紧缺,无疑这些学校的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给教育带来的是更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于教师于学生都是难以保证教育的公平性;三从学校未来发展来看,持续高压下的教育环境,无论是管理者,教育实施者还是受教育,疲于奔命与教育秩序的运转中,无疑不利于学校高质量的良性循环的发展,教师专业教研,学生身心和个性化的形成等方面力有欠缺。以上问题,其影响将是潜在的、长期的。

三、县域中小学校长领导管理的适时变革

学者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Burns,1978)提出变革型领导理论。该理论指出,变革型领导的源泉存在与个人的价值观和领导者的信仰之中,以一定的教育理想打动教职工,表达对变革和结果的社会性期望,从而获得比预想的更高的绩效。中小学校长领导方式的其最终目标是为更有效地实现教育目的。那么变革型的校长从学校的改进与发展、学校的教育目标、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乃至学校的日常管理等方面入手,做好应对城镇化义务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事实上,近些年来,我国相继涌现出一批改进卓有成效的城镇学校典型,如山东聊城杜郎口中学、思洋中学、东庐中学等。在这些学校的示范改革中,他们通过自我改革创新,将课堂教学改革与其教育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谋求学校的自我突破发展,以走出一条适合与校情的学校改进与发展之路。综合比较来看,不难发现,这些改革学校都有一名能够发动变革的校长——学校改革的启动者。实践证明,在那些改进成功的学校,校长在学校改革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这些学校的强力校长是如何做到成功改革的,却是一个重要问题,对这些改进成功的学校及校长的领导行为进行分析就会发现,校长在学校改革中的主要工作,不仅是引进新理念和新思想,而且通过恰当的制度设计而使这些新观念新理念新思想真正进入实践环节,成为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支配性的观念和思想。校长的关键作用在于,确立新理念与制度的互相适应关系以及制度与个体行为的互相适应关系。

那么在改革中,校长所具备的决断能力和团队组织能力是必不可缺的。前者是将改革理念化为内在动力,朝着目标大刀阔斧的行动,既不急功近利,又免去瞻前顾后的忧患;后者则需要和学校领导教师团队,达成共识,以挖掘资源,实现共享的最大化。科学制定县域教育发展规划,突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总体思路。改变单纯实行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大教育资源投入的同时,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建设特色校园文化。促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内涵式发展。

教育城镇化进程中的义务教育学校中管理问题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并积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教育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各种管理难题,我们应做进一步的调研和分析。对于校长这一本体,更多的是主动探索和参与解决现实中的种种难题,带领团队将教育理念付诸实践。

参考文献:

[1]范先左.城镇化背景下县域义务教育发展问题与策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4.(04).

[2](美)韦恩·K·霍伊.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M].科学教育出版社,2007,(01).

[3]辉县市统计局:2012年辉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html/2013/tjxx_0425/ 12099.html辉县市人民政府.2013-04-25.

推荐访问:中小学 变革 城镇化 校长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