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观察小儿咳喘帖穴位外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抗感染,气道管理,氧疗,退热等)的基础上,加用小儿咳喘帖穴位外帖,1次/日,连用3~5天,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观察两组临床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2%,对照组总有效率86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小儿咳喘贴进行穴位外贴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比单纯应用常规疗法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关键词 支气管肺炎 常规治疗 咳喘帖穴位外帖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9.166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的一种常见病,多为呼吸道受到病原体感染所致,常见的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支原体等。支气管肺炎作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果不及时的加以治疗,往往会造成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对于该病,一定要遵循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使患儿能尽快的恢复健康。在常规抗感染、气道管理、氧疗、退热等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小儿咳喘帖穴位外帖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5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2月~2011年7月收治支气管肺炎患儿106例,均符合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标准1。全部病例排除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结核感染等疾病。106例患儿中,男60例,女46例,就诊时病程<4天,年龄2个月~4岁。住院后经家长同意予小儿咳喘帖穴位外帖的分为治疗组、不同意的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情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方法:两组患儿采用相同综合治疗,包括抗感染、气道管理、氧疗、退热等。治疗组加用小儿咳喘帖、它是将中药:麻黄、杏仁、苏子、地龙、甘草等提取有效成分、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创造性发明的一种新型外用帖剂。将小儿咳喘帖帖于膻中穴(胸前两乳头连线中间)和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脊柱(督脉)旁开15寸。2帖/次,每天换药1次,连用3~5天,每次外帖片固定12~20小时,以确保药物充分通过皮肤吸收、取下药帖后局部用温水冲洗皮肤,让皮肤干爽后再帖、如局部出现过敏情况,揭帖后局部外涂复方地塞米松软膏、症状可消失。治疗后观察临床症状(体温、咳嗽、气促)及肺部体征消失情况。
疗效判断标准2:①无效:治疗时间>3天,上述症状和体征无改善;②有效:治疗时间<3天,体温下降、咳嗽、气促减轻,肺部干湿性啰音明显减少;③显效:治疗时间<3天,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明显减少、气促消失、肺部体征消失。
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结 果
两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见表2。
组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不良反应:治疗组有6例患儿外帖药处皮肤潮红、发痒、停用药帖,局部涂少许复方地塞米松软膏,皮肤恢复正常后可续帖、未见烦躁、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长期外帖局部皮肤变青色,属正常现象、停药帖后即消失。极个别患儿有饥饿感、食欲增强、避免让小孩吃太饱、以免造成胃肠功能紊乱。
讨 论
支气管肺炎的发病在小儿患者中是非常广泛的,通常是由普通感冒,流行感冒等病毒性感染所致,其主要的发病机制就是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感染,各种病原体感染气道黏膜上皮细胞,使得细胞发生炎症,从而出现侵润及肺组织的水肿,严重者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缺氧及感染中毒症状,出现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甚至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等症状。近几年来,较多的药物选择经皮给药的方式,可以起到局部缓释,减毒长效的效果,临床应用具有较多的优势。穴位帖敷与常见的口服给药方式相比,最大的优点就是不经过胃肠道的代谢酶代谢,并且可以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使可使中药有效成分的高活性离子直接进入到血液循环直达病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