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移民文化与新农村文化建设

人是文化的载体,人的流动、迁移意味着文化的流动、迁移。从这种意义上讲,丹江口水库移民就是一种从原居住地到安置地的文化迁移、融合的过程。这种文化迁移能否成功,事关移民在安置地是否“稳得住”,而只有在移民“稳得住”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能致富”,并最终达到完全融入安置地,幸福生活的目的。

一、水库移民的安置方式与移民文化的存在形态

丹江口水库移民的安置方式按安置地与移民原居住地的距离,可分为外迁安置与就地后靠安置;按安置移民的聚散程度,可分为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移民安置方式对移民文化有着重大的影响。

外迁安置的农村移民远离原居住地,不再经营原有的土地、山林等,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分散型安置的移民由于分散插组、插村安置,原有的文化组合被彻底打乱。这两类移民在安置地面临新的文化环境和新的社会群体组合,外界压力冲击比较大,他们不得不尽快调整自身,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这类移民文化的发展要经历一个从完全陌生到逐步被同化的过程。

就地后靠安置的移民,仍在水库周边地区生活,其生产、生活习惯不会有太大的变化。集中安置的移民仍以库区原居民组建成一个新的群体集中在安置地进行生产、生活,即使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有所改变,但原有的人文环境仍然保留着。这两类移民原有的社会关系可在不同程度上少受影响,甚至可以保持原有的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等。虽然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变化对文化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较好地兼顾了移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两方面的需求。

就移民而言,他们始终面临着“文化适应”的问题。学术界一般认为,移民文化在迁入地有三种表现形态:一是移民文化融入安置(迁入)地文化之中;二是移民文化始终无法融入到迁入地文化之中,从而形成边缘文化;三是于迁入地形成多元文化社会。这三种文化适应的形式又是与移民在外迁地和内安地的规模大小和聚居形式联系在一起的。

就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移民迁移情况而言,其是由湖北省政府有关部门统一部署安排,外迁移民涉及丹江口市、郧县、郧西县、武当山特区4个县(市、区),21个乡镇,163个村,外迁安置农村移民18099户,77301人,分别安置在武汉、襄阳、荆州、荆门、黄冈、随州、天门、潜江、仙桃等9个市的21个县市区,81个乡镇,194个集中安置点。移民内安复建涉及丹江口市、郧县、郧西县、张湾区、武当山特区等5个县市区、29个乡镇、257个村(居)委会,内安移民共101716人。

中央、省市等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期望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移民以第一种方式存在,即将原居住地的文化习俗融入到外迁地和内安地的文化习俗之中,使移民完全融入安置地的社会、生活及文化之中,与安置地居民共同发展致富,幸福生活。

二、水库移民搬迁前后生活习惯与生产方式的不同

1、居住环境和居住方式的不同

水库移民原居住地多倚山而建,独家而居,房屋依山势高低而建,房子又矮又小,有不少还是土坯房且多已破旧不堪。而移民搬迁新安置地,房屋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一栋栋造型美观的两层楼房整齐地排列着,水泥路直通家门口,水、电、通信、有线电视设施完善,每户房屋面积约170—190平方米,比一般城里人的居住条件还要好。但经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后,居住环境相对紧凑并有环境卫生的约束。如原住房可养猪、养鸡,但搬迁后不允许乱搭乱盖猪圈、鸡舍等,使移民感到居住环境没有以前自在随意,受到一些约束。

2、生活条件的不同

移民搬迁前后的生活条件有了较大的差别。移民以前烧水做饭靠山上的树枝做柴火,现在用上了天然气;以前靠大口井,吃水要用水桶挑,现在用上了自来水;以前购物、看病、孩子上学,一走就是上十公里,现在骑摩托车十来分钟就能到集镇,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天然气、自来水的使用虽然方便,但给移民经济上带来了一些费用。

3、农作生产方式的不同

受地形条件和自然环境所限,水库原居住地移民所种植物主要以橘子、红薯、土豆等为主,农田很少,且面积不大。移民外迁地处于江汉平原,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江河交错,较好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这一地区以农耕为主,多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其种植的田地面积较大,适合于机械化耕种,这就需要外迁移民改变原来的耕作方式,转变为农作物耕种、灌溉以及农商结合等方式。

三、水库移民在安置地的心理特征及表现

1、怀旧失落心理

对于移民来说,居住地的变迁不仅仅是生活空间的改变,更意味着生产、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的改变。看不到熟悉的山山水水,舍弃世代居住的家园,远离温暖的乡音乡情,远离亲戚朋友的帮助,远离祖辈的安息之地,原有的生活习惯被打乱,另外,一些本地特有的文化节庆、活动和礼仪被迫放弃等等,这些都给移民的精神和心理造成了极大伤害。

怀旧是由于长期生活习惯而形成的故土难离的一种心理状态,即使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环境优于迁出地,即使补偿合理,移民们仍然难以忘怀故土亲人和家园。大部分移民常常把自己当成一个特殊的群体,只在自己相熟的群体里交往,对群体外的交往有所顾虑,这种浓厚的依恋故土家人情绪,对异地文化的排斥心理,阻碍了移民对迁入地的认同感。移民要真正适应安置地的生产、生活,真正融入安置地的文化之中需要数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2、比较失衡心理

水库移民时常会将自己现在失去的与过去拥有的进行比较,这种比较主要表现为移民对安置前与安置后生活状况的比较。如生活在均县镇的移民,移民前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几亩橘树,得天独厚的气候让这里产的橘子口感特别地好,是市场上的畅销货。守着几亩橘园,养上几头猪,再做点零活,每年都能存上两万多块钱,尽管身处大山之中,日子过得倒也滋润。安置地枣阳虽然是平原,地理位置好,但搬迁后每人只能分1.5亩地,由于对于种玉米,种麦子,种稻谷的技术不精通,移民表示单靠地里的收入不如之前好。

3、陌生孤独心理

移民离开世代居住过的土地,离开熟悉的环境,迁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自然会产生一种陌生感,内心会有 “搬到平原地区,我们山里人老实会不会受当地人欺负”等种种顾虑。特别是当发现自已处在被陌生地人际关系和文化习俗包围之中,孤独无助心理随之产生,这种心理使得他们在与当地人交往中处于弱势的地位,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中,则是不会主动地与当地人交往,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这种心理上的隔膜,加深了移民们的孤独无助感。

4、依赖等待心理

由于移民是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了个人利益,损失了自家财产被迫迁移他乡,因此,部分移民认为以后的生活、生产与就业问题理应受到政府的特殊照顾,产生了等、靠、要的依赖心理;部分移民因搬迁后的生活、生产状况未达到预期目标,心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对今后的发展失去信心,因此产生了消极等待,观望的思想以及被动的生存式心理。

5、渴望理解心理

在丹江口库区,不少移民是在丹江口大坝建设初期就搬迁过的老移民,习家店镇龙口村就是典型的移民村,全组村民中后靠移民占了七成。除了上一辈子的老移民,现在的年轻人和孩子们又赶上搬迁成了新移民。有的村民甚至一家四代人都是移民。半个世纪以来,为了实现南水北调的工程,湖北移民举家外迁,或就地后靠,为支持国家重点建设作出了巨大牺牲。因此,移民们渴望政府和人们能够理解他们所付出的代价和牺牲。事实上,移民搬迁对移民造成的损失是双重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有情感上的,而情感上的损失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刻骨铭心,难心忘怀的。移民们离开祖辈世代居住,熟悉的生活环境,那种情感损失和心理创伤,不是几年、几个月就能修复的。其实山区的移民们特别淳朴善良,他们舍小家,为国家远离家乡,如果让他们在安置地过得好一些,那么他们情感上的损失就会少一些,心理上的创伤也会早一些愈合。

四、大力促进移民新村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相结合

1、着力抓好试点,把移民安置地建成新农村与新型社区的示范点

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住房;完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水电、广播、电视、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的建设,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成果;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新住房、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新”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

所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移民新村要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一次性规划建设到位,有关部门要将194个移民安置点纳入新农村建设范围,把移民安置点纳入到当地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把移民安置点建设与统筹城乡发展结合起来,把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叠加到移民新村建设上来。中、小型移民新村道路路面宽度增加1米,生活用电负荷调到每户2000瓦,联建房屋之间留出农机通道,为建设布局合理、村容整洁、特色鲜明、环境良好、住房适用、设施配套的移民新村创造条件。移民新村,要成为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标杆”。

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为目标,把移民安置区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统筹谋划与推进,落实十项创建标准:房屋居住舒适、道路通行方便、庭院绿化美化、环保设施配套、社会功能完善、服务设施齐全、土地旱涝保收、产业发展致富、乡风文明和谐、管理民主规范。着力抓好18个试点建设,通过试点示范引导,逐步把库区194个安置点打造成全国移民安置的示范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点、以及新型社区建设的示范点。

人们参与社会活动是个体被融合进社会的重要方面。移民参与社会活动能够培养参与者的自我认同和集体认同,减少他们受到来自社会的歧视和压力。同时,民主参与(如选举)还有助于移民在新居住地的生产和发展,促进移民落地生根。因此,政府相关部门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拓宽移民参与本社区活动和事务的渠道,调动移民参与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参与社区建设,关注社区发展,从而提高移民的社区归属感。

2、教育移民转变观念,夯实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石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转型和乡风文明即农村和农民全方位的现代化。从生产发展到生活富裕再到乡风文明,无不依赖于农民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即农民的现代化。所以,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本质在于培育新农民,其教育内容不仅相当丰富,而且渗透和体现在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其主要内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观念教育。内安移民集中安置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所以要以内安移民集中安置地为契机,以居住的现代化带动农民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培养农民的现代人格,促进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化。为此要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条幅、板报、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向移民们宣传移民搬迁集中居住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意义。对移民们来说,安置地的土地集中连片,还配套有机耕道和水渠,农业机械使用方便,农民们可以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务工经商,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要教育和引导农民,告别传统的生活方式,转而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2)基本素质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民主要体现在基本素质上,它主要包括遵纪守法的公民教育、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健康教育、建文明村做文明人的文明教育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教育。

(3)核心价值观教育。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和教育的灵魂,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和引领新农村文化建设,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向性和本质性问题,重点是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农村思想道德教育。勤劳、节俭是中国农民的传统美德,然而在现代社会环境下,不少农民逐渐背离了这一传统美德,所以要特别注重“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教育,大力宣传“现在政府的移民政策好,只要人勤劳肯干,到哪里都能发展”的理念。教育的方式要语言通俗、形式多样,让农民乐于接受。

(4)基础文化教育。基础文化的普及提高是培养新农民与建设新农村文化的基础和前提。移民普遍的文化水平较低是制约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为此应强化落实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理念,普遍且整体提高农村人口及农民的文化水平,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

3、移民理事会,理出和谐新风

丹江口在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中,创造性地成立了移民理事会,并始终发挥移民理事会的主体作用,坚持做到移民的事让移民自己做主,有效促进移民的和谐搬迁。2010年4月9日,丹江口市习家店镇封沟村选举产生了丹江口市第一个移民理事会。随后,习家店镇的龙口、艾河、老君殿等村也迅速成立了移民理事会,截至目前,丹江口市库区移民乡镇已成立移民理事会70余个。

为了把好事办好,丹江口市移民工作指挥部及时下发了《关于推选移民代表和成立库区农村移民理事会的通知》,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库区农村移民理事会章程》(范本),并抽调专班分赴各村指导移民理事会工作,各移民乡镇通过开展移民代表大会,分村分组平均每10户选举产生1名移民代表,再由移民代表选举产生移民理事会成员和负责人。移民理事会做到移民工作在第一时间研究,移民问题在第一时间处理,移民困难在第一时间解决。移民理事会全程参与移民搬迁建房的进程,帮助解决移民在安置地的生产和生活方面遇到的困难,提倡移民的事情移民做主,落实移民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所有的移民政策不搞封闭运行,全部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地交给移民群众。移民理事会的成员,成为移民问题的“调研员”,政策的“宣传员”,生活与发展的“参谋员”,确保移民工作的顺利开展。

4、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构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框架

村规民约是具有农村特色的相关制度,是农村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在一定意义上讲村规民约就是现代农村制度,它是以制度的形式来体现本地农民的目标、理念、态度、追求以及行为规范等,它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措施。以制度建设入手,不断推进文化建设,把农村的习俗制度化,这对于大力弘扬优秀的农村传统文化,剔除农村文化中的不良成分,促进农村社会习俗更文明、更健康地发展等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制度引领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向,规范人们的行为。以村规民约的形式构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框架,其总体目标是把新农村文化建设制度化。

农村文化建设制度化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村规民约方面,包括习俗的制度等,如《文明乡村建设规则》、《文明村民公约》、《文明家庭评比规则》、《乡村红白理事会规则》、《村规民约协调监督会》等。二是组织机构的建设方面,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村镇文化设施管理办法》、《节日活动组委会》等,以及各种制度的执行、监督、评定、督促的组织机构等。需要注意的是,村规民约制度要广泛征求民意,让移民们参加讨论,以反映他们的意愿,使他们乐于接受,并贯彻执行。

5、加大资金投入,打造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平台

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投入适当的资金,以建立必要的平台,使文化活动有场所、有条件、有设备,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系统的硬件部分,这既是物质条件,也是物质保证。

应当看到,移民安置地在文化建设的投资上是不足的,硬件是欠缺的,与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与设施要求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移民安置地建设的资金投入,强化农村文化的硬件设施,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保障。移民安置地文化建设的投资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各种学习教育的场所(包括学校)以及相应的教学与培训的设备等的建设;宣传教育设施的投资与建设,如宣传栏、标语牌、农家书屋的建设;现代传媒设施的投资与建设,如电视、电台接受传输设备、网络电脑的进村入户等;文体活动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如各种体育器材、各种文艺活动的场所、设备等的建设。

对移民来说,迁移一般都会造成他们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的解体,因而需要在新居住地重建社会关系网络。研究表明,移民的社会交往状况与其社会适应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即移民社会交往越广泛,越容易适应与融入当地生活。因此,需要将移民的社会交往问题纳入集中居住区的整体规划和建设中去,通过一定的空间规划与资金安排,如增加广场面积与绿地,扩大移民安置地公共空间,促进移民的社会交往。

移民集中居住区不仅是一个供其居住的空间载体,而且也是居民日常生活得以展开的场所,社区环境及其设施配套状况会直接影响到移民对于新社区的适应度,从当前的现状来看,移民集中居住区的社区建设与文化活动要远远落后于房屋和道路建设。因此,要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出发,用新型社区的理念去审视移民集中居住区的建设,加大对移民居住地的资金投入,注重移民居住区的功能配套与完善。移民新农村建设中,省直部门要将支持项目和资金列入计划直达移民新村,如省交通、运输厅将移民安置地点外道路纳入通村公路计划;对500人以上的移民安置点,省文化厅规划建设2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省体育局应将194个移民新村列入援建范围,为每个村配置一副篮球架和两副乒乓球台。

6、挖掘当地文化资源,拓展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空间

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形成农村文化产业,可以为新农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及动力,使之进入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之中。同时挖掘农村文化资源也是对农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任家沟村是一个民间文学故事村,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学的“半坡遗址”和“荆楚文化的活化石”。全村很多人都会讲故事,民间文学的蕴藏是极为丰富的。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保护项目。这是当地农村最可宝贵的资源,值得进行保护性开发和传承。重点是对文化传承人的保护,要按照有关政府部门的政策,对他们予以经济补助与条件支持。要积极培养农村文化“能人”和“骨干”,要挖掘和培养民间文学故事的传承人,鼓励他们带动农村文化的发展。

打造文化产业。利用丹江口水库区是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调水源头,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中国“水都”的独特优势,开展观赏水库风景,查看水源水质,住宿、饮食等一系列文化旅游产业。在现代社会,观光游作为休闲旅游的重要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开展这一产业前途无限,尤其是丹江口南水北调库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优势,值得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同时,这也是移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所以,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水库观光游具有较大的潜在价值和市场前景,只要充分、科学地加以开发利用,既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使移民实现致富奔小康,又可以拓宽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新农村文化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

移民搬迁安置,不仅仅是移民身体的空间位移,更是文化在空间上的移动,也是文化的不断解构与融合的过程。因此,政府在推进移民集中安置的进程中不仅要重视居住区的建筑物、道路、绿地等物质要素建设,更要注重移民的心理、思想、精神、素质等“非物质”要素建设,从移民的需要和发展出发,以移民安置地为平台,加强对移民的教育、培训和引导,提高他们的可持续生计及发展能力,培养他们的现代意识,最终实现将移民新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新型社区的目标。

(责任编辑:张琼芳)

推荐访问:新农村 文化建设 水库 文化与 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