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总校长如何发挥引领作用

党的十八大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各地可从实际出发,开展公办学校联合办学、委托管理等实验,探索多种形式,提高办学水平”。集团化办学是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大势所趋。

2015年6月,北京市立新学校更名为北京实验学校(海淀),并承办原平谷六中〔更名为北京实验学校(平谷)〕、平谷二中(更名为北京实验学校附属中学)、平谷四小(更名为北京实验学校附属小学)、平谷七幼(更名为北京实验学校附属幼儿园)等4所学校,一同组建北京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并实行单一法人制,开启了集团化办学的新征程。

在推进集团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总校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集团校长必须具备战略眼光

“战略”是指统领性、全局性、前瞻性的策略和智慧。集团校长必须具备战略眼光,要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慧和胆识。

用战略思维管理学校,才能使学校勇立潮头,勇往直前。

北京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凝聚全校干群智慧,紧紧围绕教育实践,着力进行理论思考,研制出集团化战略、十五年一体化战略、文化兴校战略、人才强校战略、魅力课程战略、魅力课堂战略、魅力家长战略、对外辐射战略、影响战略、体育战略、智慧校园战略、艺术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战略等发展战略。通过战略规划实施,整体推动学校创新发展,引领集团全面发展。

方向比速度更重要。集团校长是掌握集团发展方向的决策者和弓丨领者,要为集团发展明晰目标和方向,描绘集团未来发展的路径和方式,制定集团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北京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提出了“孩子向往、教师幸福、社会满意”的办学目标,提出了“全面开展十五年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全面探寻基础教育现代化普适规律,为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提供鲜活经验,为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作出重要贡献”的办学定位,在此基础上制定“五年发展规划”“三年行动计划”“年度工作目标”等,把集团发展的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校区、每个部门、每项工作中。目标不是可有可无,也不是可做可不做的摆设,而是循序渐进、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指引。

选好执行校长是办好一所分校的首要条件

校长是决策人,应有自己的办学理想和办学思想。集团总校长对集团的发展要有理想、有思想、有规划、有方法,要对集团的发展全面负责。在成立集团之初的前5年,我以法人身份兼任集团内各所分校的校长,对各所分校的发展承担法律责任。总校长要选聘好德才兼备的专家型干部担任执行校长,受校长委托承担起大部分法人校长的责任,总校长要支持执行校长的全面工作,让执行校长放开手脚大胆创新。

建设一个强有力的集团校务委员会。要组建好集团校务委员会,每一所分校至少有2人进人集团校委会,每月召开一次集团校委会,由总校长主持会议。通过集中学习提升教育智慧、道德觉悟、决策能力;认真讨论交流,确立集团办学理念、发展方向,研制集团发展战略;认真开展行动研究、过程研究,决策部署集团发展战略。

有优秀的干部队伍才可能造就优秀的教师队伍,有优秀的教师才会有好的教育。要加强集团内干部的集中学习,对集团内各学校副主任以上干部进行统一培训,每两周开展一次集团内干部的集中学习,每单周周二晚上6:00-8:00是集团干部集中学习时间。要精心策划学习课程,系统学习政治与时事、教育理念与思想、教育管理与智慧、课程与教育教学、人事与绩效管理、高效管理与激励管理、团队管理与自我管理、评价与聘任等相关知识。管理干部要努力把有关教育政策变成学生的笑脸和百姓的掌声。

一个人的角色意识越强,他的责任感越强。角色意识告诉你,做你应该做的事,不要做不属于你的事,这叫“定位”。还要知道怎样做才是正确的,不能认为在我职权范围的事“我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着力建设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专家型学术团队

学术水准和科研水平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集团实行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双轨运行体系,形成行政服务、学术引领的办学格局。强化学术研究,成立集团学术委员会,由集团内各学校教育与教学、课程与科研的干部和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特级教师、外聘专家组建成集团学术委员会,每双周周二晚上6:00-8:00是学术委员会学习时间。针对一体化魅力教育、课堂教学、课程建设、艺术科技教育、民族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健康成长等进行系统学习与研究,提升学术素养,提高实战能力。集团高度重视学术研究与创新实践,极力推动75项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魅力教育、普适教育、一体化教育、一贯制教育、艺术科技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建设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专家型学术团队,对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

课程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九有效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合理开发校本課程,整体协调推进三级课程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课程领导力和课程育人水平,是集团办学和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

集团以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的现代人为目标,积极构建“横向集群”课程与“纵向螺旋”课程及“集团共享”的立体式课程结构,以实现课程的广度包容、纵向衔接以及课程的普适效度。横向集群强调课程范围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包括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探究课程、融通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特色课程等多类课程,纵向螺旋强调各学段课程之间的衔接和贯通,注重连续性和一贯性。如今,海淀校区的课程理念以及航模课程、定向课程、舞蹈课程、课本剧课程等一系列精品特色课程已经有效迁移到平谷校区,产生了良好的办学效应。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抓住课堂教学,就抓住了教学改革、提质增效的牛鼻子。集团办学必须坚持聚焦课堂、问诊课堂、改进课堂的总基调,不断激发学习的动力’增强课堂的活力,提高教学的魅力。我们致力于魅力课堂的实践和探索,围绕“一核心”,实现“两相融”,坚持“三原则”,倡导“四归还”,强调“五不讲”,具备“六特别”,优化“七策略”,崇尚“八追求”,积极打造“引力场”“思维场”“情感场”“生命发展场”。定期举办魅力教学节、魅力开放课等教学研讨活动,积极开展校区间同课异构、送课交流等活动,推动课堂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成长。

在整体推进中,要坚持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

《周易·贲卦》中有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集团发展也不例外。学校文化是办学思想的结晶,是办学历史的积淀,是学校发展的宝贵财富,是凝聚师生的软实力。集团成员校的办学文化,应当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集团的办学目标、育人目标、学校精神、logo等核心文化需要协调统一,但在整体推进过程中,还需要坚持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将集团文化与成员校的本土文化充分融合,适度创生。

北京实验学校教育集团的核心思想是魅力教育,集团内大力培育“尊重文化、等距文化、激励文化、包容文化、微笑文化、团队文化”等学校文化。平谷校区小学部将魅力教育思想及文化理念与地域文化、校情学情充分融合,创生出“三桃文化”,即学生层面的“桃宝竞秀”,教师层面的“桃李不言”,学校层面的“桃源乐土”,既与集团的魅力教育思想一脉相承,又本土化了魅力教育思想。

一个教育集团往往是基于一所名校发展起来的,这所学校往往是教育集团思想与创新的来源地,是集团各校发展的旗帜和标杆,好比一支艦队的旗舰,承担为集团发展提供榜样示范和龙头带动的作用。

北京实验学校(海淀)的前身是香山慈幼院,由教育家熊希龄先生1920年创办,由“香慈”到“北实”已有近百年薪火相传的办学历史。学校从“香慈”一路走来,勇立时代潮头,融会中西学术,贯穿古今文化,兼容并包,与时俱进。以致“四方学子负笈远,东西南北革一堂”,绵延不断,历久弥新。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学校倡导十五年一贯制魅力教育,着力打造具有创新活力的基础教育学校品牌。开展集团办学,北京实验学校(海淀)承担着思想引领、理念输出、改革示范、资源共享等引领作用,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课程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成为引领集团扬帆远航的旗舰。

集团化办学具有品牌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智力资源、信息资源、社会资源等多种办学优势,有利于形成集团利益共同体和资源互动交流机制。

要实现集团内专家干部、教师的共享。集团总校定期安排干部、名师到分校进行问题诊断、调研讲座、课堂示范、专题报告,发挥专家干部、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集团内的交流互动包括干部、教师、学生等层面。干部层面可以安排干部挂职锻炼,一方面促进干部成长,另一方面可以促进集团内各学校间教育管理思想的交流与沟通,拓展视野,促进学校发展。

教师之间可以进行访问交流、集团内兼课等工作,更好地发挥优秀教师、特长教师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各校教师的思维碰撞和思想提升。学生之间开展走校访学活动,让学生接触不同区域、环境、家庭、班级的同学,开阔学生视野,增强适应能力。

推荐访问:引领 校长 发挥 作用 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