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8-000-02
摘要随着当今快速发展的全球市场和激烈的竞争之下,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备核心竞争力并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打造一支有效团队为企业发展发挥其作用。本文通过阐述有效团队建设的重要性,探讨和提出打造有效团队的方案, 促使企业具备核心竞争力和强劲优势,从而创造出卓越绩效。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有效团队团队建设方案
一、企业团队建设存在误区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已逐渐成为市场经济的主导力量,特别是私营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今的企业尤其私营企业,团队建设普遍存在一些误区,当企业意识到这些时,往往为时已晚。
一方面,存在领导者的误区。部分管理者特别是大多数管理新手不能很好地认识到、且不能担负起建立团队的责任。他们认为管理人的责任就是和每个下级处理好人际关系,误以为管理团队就是管理每个人。因此,当管理者只关注管理每个人的绩效,很少注意或者根本不注意团队绩效,将导致从而下级的绩效难以提升,团队士气出现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团队或组织目标没有在成员中达成共识。没有一致的目标,团队成员会因价值观和个人利益角度不同,导致目标被肢解或无法正确完整地传达,团队将可能成为无法协调的乌合之众。
再次,缺乏有效激励机制。有效激励是企业保持长期高涨士气的关键。实际上,不同层次员像管理者和普通员工,对精神利益和物质利益有不同追求,如果不了解对方需求,只是片面地按自身意愿进行奖励,激励措施无法起到作用,团队将失去生命力。
二、有效团队的重要性
有效的团队对一个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当今,随着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独立的个体已不能保证某项任务的完成,团队绩效的重要性越发呈现出来。团队建设是现代管理新理念中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企業获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是推动企业持续有效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团队建设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如何构建有效团队并发挥团队的作用,已成为企业能否在市场抢占先机、抵御风险的关键因素。
(1)有效团队能创造出大于个人绩效之和的群体效应。建立在志同道合基础上的团队可以起到功能互补的作用,因而决策合理、士气高涨,从而产生了比个体简单相加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
(2)有效团队维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效团队能持续不断增益,并成为不能被同行、对手所模仿复制的资源。
(3)有效团队有着极强的凝聚力。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工作已经不再只是人们的生存需求,而更希望在工作中找到人生的乐趣,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理想。团队强调沟通协调,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坦诚沟通,人际关系和谐,这样可以提高员工归属感、自豪感,大大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增强组织内部的凝聚力。
(4)有效团队注重对成员的培养。团队重视人才培训,有效激发成员学习意识,持续完成目标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使得团队成员迅速进步,大大提高团队整体工作效率。同时,团队在文化氛围上既强调团队精神,也鼓励个人的完善与发展,从而激发了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团队建设的基本理论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教授斯蒂芬·罗宾斯认为,团队是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团队协作就是使每个人每个活动或每个职能部门之间进行协调,从而使整体绩效大于每个成员个人绩效的总和。没有团队工作就不可能制定和实施高质量的决策。
(一)高效团队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①有明确、共同的愿景;②高效的沟通、良好的合作;③高效的领导;④高素质的员工。
(二)使用三个相互联系的标准来评价整个团队的有效性
①团队的绩效。有效的团队能创造高绩效的结果,高绩效使团队成员获得较高成就感。②团队的工作经验是否对个人发展有利。一些团队的运作方式使成员的个人满意度受到影响并阻碍了他们的发展,而另外一些团队给他们的成员提供多种机会来满足个人需要并使成员个人不断发展和提高。③团队是否能提高成员未来共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如果团队的运作方式使成员之间彼此不信任,团队将很难提高成员未来共同工作的积极性。④在评价团队有效性时,管理者常常只是重视第一条即团队的绩效。但是如管理者忽略了其它两个有效的标准,团队成员感到他们的个人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将可能和团队步调不一致,也不能为团队的目标贡献更多的力量。
四、有效团队的建设
要建设有效的团队、并使团队有效地运行,管理者要利用分散的个体的力量来实现协调、高效、高产出,需要做二个方面的工作:
(一)管理团队的外部环境——关注竞争环境、维护外部关系
一方面,管理者必须不断关注身处竞争环境,监控身处的主要外部因素的动态。例如关注顾客需求、供应商变化、竞争者动态、法律法规趋势、金融市场媒体实况等。只有明确地识别、发现外部因素在重要性和需要上的变化,才能为团队迎接新的风险和机会做准备。
另一方面,管理者还需要与那些团队外部而又是组织内部的人处理好关系。例如,管理者代表与上级管理者、其它部门、领域的同行间进行公平的协商交流、获取信息资源等。
(二)管理自身的团队——设计团队并提供支持
要为团队的成功创造条件,管理者同时还要管理团队本身。
①确立团队清晰明确的愿景和目标。共同的目标是团队存在的基础,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杰出团队的显著特征便是具有共同的愿望与目的。由于成员层次不同,其需求不同、动机不同、价值观不同、地位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每个人对企业的目标和期望值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立团队清晰明确的愿景和目标是成员共同愿望在客观环境中的具体化,是团队成员的核心动力,促使团队高效运转。②打造优秀的团队文化。优秀的团队文化如团队精神、规范、价值观等,深深影响团队的精神面貌和成员的行为。管理者在打造团队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设定了团队沟通的基调,并成为团队成员工作和行动的规范。例如制定的团队规范既可包括团队的沟通方式,沟通内容;还可包括困难和冲突的解决等,这些标准将深深地影响团队的有效性。③培养良好的团队氛围。倡导尊重员工的自我价值,倡导学习力和创造力,形成感恩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团队氛围,将团队价值与员工自我价值有机地统一起来,良好的氛围带动成员进步发展。同时,适当通过实行良好的工作福利待遇如每年旅游的福利、改善工作环境如增设茶水间、职位调换如不定期轮岗等手段,使成员感受工作的乐趣以及挑战性,大大激发员工创造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④建立健全有效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健全的管理制度、良好的激励机制是团队精神形成与维系的内在动力。一个高效的团队必须建立合理、有利于组织的团队纪律规范,并且促使团队成员遵从。要建立科学的工资制度,及以绩效为导向的公平客观合理的考核与晋升机制,令团队成员有奋斗目标和动力;实施激励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人需求的多样性,如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的不同追求,需根据实际需求实施激励方式,如有些人群需求是加强员工交流,有些要提高福利待遇,有些则想更多挑战和成就感;激励形式要丰富多样例如注重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结合;正激励和负激励都应该及时,这样的激励才能成为团队成员源源不断的内动力。⑤重视培训、健全员工培训体系。在知识经济时代,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具备优秀人才。提高有效的团队的整体素质和团队核心竞争力,学习是一个重要方面。在团队中,应该营造积极的培训氛围,使团队成员乐于培训,努力打造成为学习型团队;有计划的实施员工教育培训,包括入职培训和在岗位培训;重视并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员工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经常开展岗位技能竞赛、技术比拼等活动;提供各种外出进修和学习的机会,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和业务水平,使他们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加强员工思想、职业道德建设,形成团结一心、通力合作的团队精神。只有坚持有效、持续开展培训,才能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⑥管理者做好团队教练。管理者的一举一动,对团队成员和团队精神有深远影响。优秀的团队领袖往往要以身作则,同时充当教练员和协调员的角色,既能对团队提供指导和支持,鼓舞团队成员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更充分认识自己的潜力,又能为团队指明方向。由此可见,团队领导首先要懂得如何管人、育人、用人;其次,必须加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修炼,要善于学习、勤于学习,懂得把握方向和大局;同时,还要加强自身的德性修养,做到以德服人。一个好的管理者将能打造一个有效团队,并使团队在企业发展中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五、结语
众多成功的管理者认为他们的成功来自于他们能建立有效的团队,有效的团队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管理者主动把团队成员团结在一起、并将其炼就成为有效的强大有效的团队。这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道路。总之,团队的建设,是管理者和团队成员共担责任才会更有效,如果所有团队成员都担负起对成功的责任,团队将具有核心竞争力,从而促使企业创造出卓越绩效。
参考文献:
[1] 秦文.浅谈我国私营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知识经济,2012(17).
[2]袁广盛.如何进行企业核心团队建设[J].人力资源管理,2012.6.
[3]刘海峰,郭华,彭佩.浅谈企业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商情,2011.28.
[4]李帮响.浅谈企业的核心团队建设[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4(6).
[5]闫俊辉.浅谈企业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2(8).
[6]德化教育网.加强团队建设的若干思考, [2013.10.13 ]http://dhpxzx.edudh.net/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567&id=3376
[7] 雪球儿.实施团队建设的有效方法,[2012-03-30] http:///article/6366174_199378145.html
[8] 谷淑香.浅谈团队绩效考核在现代企业中的运用[J].现代企业文化,2009.30.
[9] 杨玲.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团队建设--浅谈员工的在职培训[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3(5).